惊慌失色网惊慌失色网

苏轼进寺庙大喊:“秃驴何在”,一小和尚回了4个字,成千古绝对

苏轼一直给人一种自由洒脱、秃驴何在放浪形骸的苏轼感觉。事实也确实如此。进寺绝对他在不熟的喊小和尚人面前可能还要装模作样一下,但是字成面对老熟人可就没那么多顾忌了。

一次,千古陈翔最新图片他去拜访好友佛印和尚。秃驴何在他推门而入,苏轼张口就问道:“秃驴何在?”佛印还没说话,进寺绝对寺院中的喊小和尚小和尚回怼了四个字。

结果,字成苏轼不仅吃了哑巴亏,千古还因此留下了一副千古绝对。秃驴何在

仕途失意,苏轼意外结识佛印和尚

苏轼因为嘴巴太厉害,进寺绝对经常祸从口出得罪人,因此他的朋友并不多。而佛印和尚则是苏轼仅有的几个至交好友之一。

这两个人,一个在朝堂上做官,另一个则是在世外修行。按理说不会有交集才对。

说起来,他们能够结识,完全是一场意外。

苏轼虽然以文采闻名天下,但是他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。对他来说,诗文只是一种消遣,他更愿意将精力放在朝堂上,多做一些利国利民的实事。

宋神宗继位后,启用王安石等人,积极变法。

王安石变法的海绵宝宝图片大全初衷自然是好的可爱图片素材,但是宋神宗是个没耐心的皇帝,他巴不得今年变法,明年就能看到成效。

有这么一位老板在,下面这些大臣就不得不想方设法加快变法的进度。有时候,步子跨得太大,容易扯到那里。变法本来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,必须慎之又慎。

但是由于大臣们的急功近利,导致很多弊病暴露出来。而苏轼从一开始就不看好变法,现在出了问题,他就不断上奏,弹劾王安石等人。

苏轼弹劾王安石,那就是和宋神宗对着干。宋神宗也不和他啰唆,直接将他外放,赶出了朝堂。

这还是宋神宗看苏轼名气大,要顾及形象。换作其他人,就是直接罢官了。

虽然宋神宗没打算为难苏轼,但是下面有的是人打算将苏轼当做自己仕途的垫脚石。因此,一双双眼睛盯着他。

苏轼在出任湖州知州的时候,一次向朝廷汇报工作。结果一群人拿着他的奏章,女性性感图片鸡蛋里面挑骨头,一会说他诋毁朝廷,寂寞图片一会说他目无君上,反对新法。最后这群人得出结论:新法推行不力,肯定是苏轼这样的官吏从中作梗。

新法可是宋神宗心中的头等大事,看完这些人的奏章,他勃然大怒,直接将苏轼关了起来。

结果满朝文武纷纷上奏替苏轼求情,就连王安石也在其中。王安石虽然与苏轼理念不合,但是他爱惜苏轼的才华。而且对他来说,只要苏轼不妨碍自己变法,他没必要为难苏轼。

最后,苏轼在天牢里待了三个多月才重见天日。

经过此事,苏轼的心境变化极大。他对朝堂之事心生厌倦,于是开启了一段游山玩水的生活。也就是在此期间,他结识了佛印和尚。

在当时,佛印和尚的名气不比苏轼差多少。据说他三岁就能背诵《论语》,五岁已经可以写诗。这种天赋,可谓是神童中的神童,如果他踏入仕途,必定前途无量。

不过佛印和尚对仕途没兴趣,一心钻研佛法,成为了当时有名的得道高僧。就连佛印这称号都是宋神宗所赐。

苏轼闲来无事,听说有这等奇人,自然想要见识见识。

之一次见面,二人也不知道该聊点什么。在说了几句客套话后,就闭口不言了。苏轼二人就这样大眼瞪小眼地互相对望了半天,苏轼突然问道:“大师,你觉得我是什么样的人?”

佛印答道:“我看你像一尊佛。”

苏轼闻言,十分高兴。这一高兴,就得意忘形,毒舌的本性暴露无遗。他说道:“但是我看大师肉乎乎、圆滚滚的,倒是像一堆粪。”

佛印闻言,笑而不语。

苏轼回去后,和妹妹提起此事。边说还边笑话佛印和尚,说他这个得道高僧不过是浪得虚名,竟然连好坏话都分不清。

苏小妹闻言,叹了口气,说道:“哥,佛法有云:相由心生。人家看你是佛,那是因为人家自己就是佛。你看人家是粪,那么……”

虽然苏小妹没把话说完,但是意思已经够直白了。一时间苏轼羞愧难当。这才知道自己与佛印和尚的差距有多大。

因为此事,苏轼反而对佛印和尚大为佩服,经常前去与其坐而论道。这次数多了,二人自然成了朋友。

而且熟络后,佛印也不装了。他是酒肉不忌的,没那么多规矩。这种自由洒脱的性格,更加对苏轼的胃口,二人进而成为至交好友。

一句“秃驴何在?”,吃亏的反倒是苏轼

和苏轼做朋友,对人的心理素质要求还是挺高的。因为苏轼以毒舌出名,越是熟人,他越喜欢挖苦对方。如果要评选“宋朝更佳损友”,苏轼绝对是名列前茅。他敢称第二,没人敢称之一。

有一次,他又去找佛印唠嗑。哦,不对,是探讨学问。

苏轼推开寺院的大门,左右看了看,没看到佛印和尚圆墩墩的身影,于是大喊道:“秃驴何在?”

苏轼的本意只是问佛印“你在哪里?听到了回一声。”结果他忘了,这寺院里可不止佛印一个僧人,这下子把其他僧人都得罪了。

不远处突然冒出来一个小和尚,一脸不满地望着他。苏轼知道说错话了,正打算解释,只见小和尚指着不远处的一处山坡答道:“东坡吃草。”

苏轼,又号东坡居士。这两句话表面上看,是苏轼问那个毛全秃了的毛驴在哪里,小和尚告诉他毛驴在东边山坡吃草。但是话外有话,是在说苏轼苏东坡在吃草,暗示苏轼才是那头“秃驴”。

这八个字虽然并不对仗,但是意境深邃。因此被后人当作千古绝对,流传至今。

苏轼与佛印斗嘴,苏轼就没赢过

别看苏轼这次吃了亏,但是他一点也不在乎。事实上,苏轼和佛印斗嘴一辈子,就没赢过。他对此早就习以为常了。

一次,苏轼和佛印一同乘舟出游。看着滔滔江水从船的两边流过,二人顿觉心旷神怡,诗兴大发。

突然,苏轼指了指河边方向。佛印顺着望去,只见一只大黄狗正趴在那里津津有味地啃着一根骨头。

佛印立刻明白苏轼是何用意。这分明就是“狗啃河上(和尚)骨”。

“苏轼这小子又在借机埋汰我。”佛印在心中笑骂道。

他略一思索,突然拿过苏轼的扇子,丢入河中。

苏轼一时间愣住了,那可是他最喜欢的一把扇子。上面还写着他最满意的一首诗。他总是这把扇子不离身,方便随时显摆。

“这大和尚今天是怎么了?”苏轼郁闷地想着。突然,他大笑起来。原来,这便是佛印的回击:水流东坡诗(尸)。

二人竟然无声无息地,便完成了一副对联佳作,足见其才华过人。

《东坡志林》里面还记载了这么一件事。

苏轼因为仕途不得志,为了排解心中的不快,开始钻研佛法,希望能让自己忘却烦恼。

过了一阵子,他觉得自己略有所成,就给佛印写了一封信,分享自己的喜悦。信中,苏轼吹嘘自己心性淡泊,已经到了八风都吹不动的地步。

过了许久,他收到佛印的回信。当他满怀希望地打开信封,以为佛印会好好夸奖他一番。结果信纸上只写了两个大字:放屁。

苏轼一下子就怒了,立刻打车。哦,不,是乘船,花了大半个月才来到佛印那里。

他刚准备叩门,突然发现寺院大门上贴着一张纸条。走近一看,上面写着:八风吹不动,一屁过江来。

这分明是在讽刺苏轼道行还未到家,所谓的八风吹不动只是自欺欺人罢了。看来,佛印早就预判到了一切。苏轼不由得感叹,自己这位多年好友,真是比他自己还了解他。

苏轼在佛印这里吃得更大的亏,大概是将自己珍惜的一条“玉带”输给了佛印,被其当做“镇寺之宝”。

苏轼家境殷实,又声明在外,压根不缺钱。因此身上的东西都是不凡之物。要么是大有来头,要么是价值连城。

这条玉带,以上好玉石为主体,上面雕刻着复杂的花纹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。

苏轼对这条玉带十分喜爱,因此长期不离身。有一次苏轼去找佛印唠嗑,恰好佛印正在与诸僧人讲经。

看到老友不打招呼就推门而入,佛印早就习以为常了。他只是笑着对苏轼说道:“你来得真不巧,这里已经没位置了。要不你出去溜达下,等讲经结束再进来吧。”

佛印是一番好意,谁知苏轼根本不在意。笑着说道:“这有何难,借大和尚的‘四大’一坐。”

所谓‘四大’指的是人的身体,这里是苏轼开玩笑,要拿佛印当椅子。

‘四大’可是佛教用语,苏轼这可是在班门弄斧。他本想占点便宜,谁知佛印却提议道:“想坐我的‘四大’也不是不行,但是你要回答我一个问题。如果答不上,那你身上这条玉带就留给我做镇寺之宝得了。”

苏轼闻言也来了兴致,不怒反喜,爽快地答应了。

佛印问道:“都说‘四大皆空’,既然‘四大’都是空无一物,那么你又能坐哪里呢?难道可以坐空气?”

苏轼闻言,一下子愣住了。暗道:“不是,不带这样呀。怎么绕来绕去,反倒把自己绕进去了?”

苏轼对佛法的熟悉程度,自然无法与佛印相提并论。在一阵抓耳挠腮后,他只得认输。虽然苏轼喜欢这条玉带,但是玉带毕竟是身外之物,总不能为此失信于人。于是爽快地将玉带留下。

别看苏轼宗室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,其实他并不快乐。他虽然文采闻名天下,但是他却一直胸怀抱负。他想要的人生是下安黎民百姓,上能辅佐君王,再造一个盛世。而不是像这样,整天与僧人、文人墨客为伍。

可惜天意弄人,他想要一展抱负,却不受重用。反倒是随意而作的诗文传遍天下,他因此而出名。真的是想要什么不来什么,不想要什么偏来什么。

每当看到苏轼的诗文,都让人不由感叹:如此才华,却不能大展宏图,实在是可惜了。

赞(7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>惊慌失色网 » 苏轼进寺庙大喊:“秃驴何在”,一小和尚回了4个字,成千古绝对